-
About
-
Groups
-
News
-
Media
-
Responsibility
Release time: 2022-10-25 Author:《中植企業集團》 Views:
2021年9月29日,“復旦-中植科學獎”評獎理事會最終決議將2021年復旦-中植科學獎授予:
本尼迪克特·格羅斯
(Benedict Hyman Gross)
唐·查吉爾
(Don Bernard Zagier)
【獲獎人貢獻】
本尼迪克特·格羅斯(美國哈佛大學和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數學榮休教授)和唐·查吉爾(德國馬克斯-普朗克數學研究所教授)共同建立了Gross-Zagier公式。該公式將Heegner點的高度與相應橢圓曲線Zeta函數的中心導數聯系在一起,并推動Birch和Swinnerton-Dyer(BSD)猜想取得重大突破。此外,這一公式應用在諸多長時間懸而未決的問題上,對近幾十年來的數論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本尼迪克特·格羅斯
格羅斯教授在自守形式以及其他領域也作出了大量奠基性的工作,其中Gan-Gross-Prasad猜想已成為當今數學研究的核心之一。
唐·查吉爾
查吉爾教授在模形式和特殊函數上開展了許多影響深遠的工作,解決了從拓撲、??臻g到幾何、數學物理等多個領域中的大量問題。
【獎項歷史】
中植企業集團創建于1995年,是中國領先的大型資產管理公司。在二十余年的發展歷程中,中植企業集團始終將推動科技創新、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推動人類社會進步作為企業的主要社會責任。2015年4月,中植企業集團與復旦大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襄助復旦大學探索創新型教育方式方法,服務國家科技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實施,并共同設立了“復旦—中植科學獎”, 用以表彰在生物醫學、物理和數學領域做出杰出貢獻的科學家。在過去的六年中,這些基礎性、原創性的獲獎成果,在全世界范圍內激發出更多的相關研究活動,展現出對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的巨大價值。
今年是第六屆“復旦-中植科學獎”,授予數學領域的杰出科學家,每位獲獎者將獲得證書與獎杯,并共享由中植企業集團捐贈的稅前3,000,000人民幣獎金,以表彰其在數學領域做出的卓越貢獻,支持研究成果的進一步深化與創新。
“復旦-中植科學獎”設立的初衷是通過搭建科技創新的國際研討、交流和分享平臺,集聚全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提升中國科技競爭力,為世界頂級科技獎項儲備人才。
獎項的評選堅持“優中選優、寧缺毋濫”原則,候選人須為在世的相關領域科學家,不限國籍,其原創性、基礎性和突破性的科研成果能顯著推動人類社會進步,提高人類生活素質及精神文明,并能代表當今全球科技創新的最前沿水平。
【歷屆獲獎人】
值得一提的是,“復旦-中植科學獎”設置以來,已有多位榮獲該獎項的專家斬獲諾貝爾獎。例如,2016年首屆“復旦-中植科學獎”獲獎者詹姆斯·艾利森(James P.Allison)和日本科學家本庶佑(Tasuku Honjo)因“對腫瘤負性免疫調節的抑制治療方法”獲得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2017年9月,第二屆“復旦-中植科學獎”授予在引力波領域做出突出科學貢獻的三位科學家,雷納·韋斯(Rainer Weiss),基普·索恩(Kip Thorne)、巴里·巴里什(Barry Barish),三位科學家同年10月榮獲了諾貝爾物理學獎。這不僅是對“復旦-中植科學獎”的高度認可,也正是該獎項含金量的有力證明。
【獎項評選流程及后續安排】
2021年1月,評獎工作啟動
秘書處在評獎資深委員會的指導下,邀請八位海內外資深數學學家組成遴選委員會。
2021年7月,遴選委員會初審
遴選委員會召開線上會議。會上評委們進行多輪投票,產生了兩組候選人。遴選委員會起草的候選人報告正式提交由諾貝爾獎得主組成的資深委員會預審。
2021年8月,資深委員會終審
資深委員會主席、諾獎得主丁肇中教授主持終評線上會議。會上各位評委就候選人的工作價值、發展前景,以及各候選人獲得其他國際學術大獎的可能性展開討論。最終,資深委員會投票表決一致同意將2021年“復旦-中植科學獎”授予本尼迪克特·格羅斯(Benedict Hyman Gross)、唐·查吉爾(Don Bernard Zagier)。
2021年9月,獲獎人確認
全球公告2021年“復旦-中植科學獎”獲獎人。
2021年12月19日,舉辦頒獎典禮
秘書處將密切關注疫情發展及國內外相關政策,根據實際情況及時作出調整。初定頒獎典禮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邀請海外嘉賓線上出席大會。